时间: 2025-04-30 01:1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3:55
“临患忘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忘记了个人的利益。基本含义是指在关键时刻,人们能够超越个人利益,表现出无私和勇敢的行为。
“临患忘利”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临患忘利”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义”相契合。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在困难时刻表现出无私行为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感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灾难和危机中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的人,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位邻居在火灾中不顾个人财产,帮助邻居疏散,这种“临患忘利”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也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无私的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暴的中心,他临患忘利,
如同灯塔,照亮黑暗的夜。
舍弃自我,拥抱他人的希望,
他的名字,在风中传唱。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一位消防员在火海中救人的场景,那种勇敢和无私的形象。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激昂的交响乐,象征着勇气和牺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lflessness”或“heroism”,它们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即在危难时刻表现出无私和勇敢的行为。
“临患忘利”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面对道德和行为选择时有了更深的思考。这个词汇提醒我在生活中要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
1.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2.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
3.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