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8:48
恣意:指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加约束,随心所欲地行事。字面意思为“任意、随意”,强调行为的无拘无束和自由放任。
“恣意”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任意、随意”,并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在**传统文化中,“恣意”往往与儒家倡导的“克己复礼”相悖,因此在正式或传统的语境中较少使用。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恣意”有时也被赋予积极的意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创造力。
“恣意”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复杂的,既有对自由和创造力的向往,也有对无序和放纵的担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无拘无束,也可能让人想到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艺术家朋友,他总是恣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不受传统束缚,这种态度让我深受启发。
诗歌: 恣意的风,吹过无垠的草原, 带走了昨日的忧愁,留下了自由的歌。
故事: 在那个小镇上,有一个恣意生活的年轻人,他从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意义。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艺术家在画布上恣意挥洒颜料,色彩斑斓,充满活力。 听觉:一首自由奔放的爵士乐,旋律恣意流淌,不受拘束。
在英语中,“恣意”可以对应为“unbridled”或“unrestrained”,这些词汇同样强调无拘无束的行为,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中性或带有负面含义。
通过对“恣意”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多重含义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的细微差别对于准确传达思想和情感至关重要。
1.
【恣】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恣,纵也。 、 《淮南书》。注:“放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 《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遥荡恣雎。 、 《荀子·解蔽》-无正而恣雎。 、 《吕氏春秋·禁塞》-而无道者之恣行。 、 《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 、 《史记·李斯传》-有无下而不恣睢。 、 李白《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恃恩自恣。
【组词】
恣逆、 恣逞、 恣横、 恣逸、 恣睢、 恣横、 恣擅、 恣骜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