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2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29:41
“吊死”是一个动词短语,字面意思是指用绳子或其他类似物品将人或动物悬挂起来,导致其窒息死亡。这个词汇通常与死刑的一种形式相关联,即绞刑。
在文学中,“吊死”可能被用来描述历史**、法律判决或象征性的死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感到极度沮丧或绝望,类似于“感觉自己快要吊死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准确描述特定的死刑执行方式。
同义词“绞死”和“缢死”在描述死亡方式上与“吊死”相似,但“缢死”更多指自缢,而“绞死”则特指通过绞刑架执行的死刑。
“吊死”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吊”字最初的意思是悬挂,而“死”则是指生命的终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死刑方式。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吊死作为一种死刑方式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在一些社会中,它被视为一种公开的惩罚,旨在通过展示罪犯的死亡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吊死”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和恐怖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暴力和死亡。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公正的司法系统、残酷的刑罚或个人的绝望。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与历史学*或法律研究相关,尤其是在探讨古代刑罚或现代死刑制度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吊死”来象征性地描述某种形式的牺牲或终结:
在那无风的夜晚, 他的灵魂如被吊死, 在寂静中寻找救赎。
视觉上,“吊死”可能让人联想到悬挂的尸体、绞刑架或绳索。听觉上,可能与执行死刑时的声音或旁观者的沉默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吊死”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和使用情况。例如,在英语中,“hanging”通常用来描述这种死刑方式。
“吊死”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到人类历史、法律和文化的重要方面。了解这个词汇的多种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复杂性。
1.
【吊】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 、 《礼记·曲礼》-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 、 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
【组词】
吊纸、 吊问、 吊死、 吊祠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