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1:44
词汇“改除”在中文中是一个复合词,由“改”和“除”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改除”进行深入分析。
“改除”字面意思是指改变并去除,通常用来描述对某事物进行彻底的改变或消除。
“改”字源于古代汉语,意为改变;“除”字也源于古代汉语,意为去除。两者结合形成“改除”,强调彻底的改变和消除。
在**传统文化中,“改除”可能与改革、革新等概念相关,强调对旧有事物的彻底改变,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
“改除”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因为它通常与进步、革新相关联,能够激发人们对改变的积极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改除”可以用来描述对自己不良*惯的摒弃,比如改除拖延症,以提高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改除”可以用来表达对旧有束缚的摆脱,追求新的自由:
改除旧梦,迎接晨曦,
新日初升,心随风起。
结合图片,“改除”可能让人联想到破旧立新的画面,如拆除旧建筑,建设新楼宇。结合音乐,可能让人联想到激昂的旋律,象征着变革的力量。
在英语中,“改除”可以对应为“abolish”或“eliminate”,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去除,而“改除”则强调改变和去除的双重意义。
“改除”是一个富有力量和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强调去除旧有事物,还强调通过改变来实现新的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改除”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变革和进步的追求。
1.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