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5:49
攻关:字面意思是指攻克难关,通常用于描述解决复杂问题或克服重大困难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比喻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项目等领域中,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或突破技术瓶颈。
“攻关”一词源于军事术语,原指攻打关隘,后来引申为解决难题或克服困难。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于非军事领域,特别是在科技和工程领域。
在文化中,“攻关”体现了人民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勇于挑战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的科技发展和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体现。
“攻关”一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队合作、不懈努力和最终的成功。它激励人们面对挑战时不轻言放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项目中担任关键技术攻关的角色,那段时间虽然压力巨大,但最终的成果让我感到无比的成就感。
在诗歌中,可以将“攻关”融入到描述奋斗和挑战的诗句中: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攻关,
每一道难题,都是前进的阶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忙碌的场景,或是工程师在施工现场讨论方案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团队讨论时的热烈氛围或是实验成功的欢呼声。
在英语中,“攻关”可以对应为“tackle a problem”或“overcome a challeng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面对和解决难题的过程。
“攻关”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体现了面对困难的决心和行动,也反映了团队合作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攻关”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传达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1.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
2.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