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0:05
渔产: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从水中捕捞或养殖得到的各种水产品,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海藻等。它通常指的是这些产品的总称,也可以指渔业生产的总量或产值。
在文学中,渔产可能被用来描绘海洋或湖泊的丰富资源,或者反映渔民的生活状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简单地用“渔产”来指代新鲜的海鲜。在专业领域,如渔业经济学或生态学中,渔产可能涉及更复杂的概念,如可持续捕捞、渔业管理等。
同义词:水产、海产、渔业产品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渔产减少”相对的是“渔产增加”或“渔产丰富”。
渔产这个词由“渔”和“产”两个字组成。“渔”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捕鱼;“产”字则表示生产或产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渔产逐渐被用来泛指所有水产品的生产和产出。
在许多沿海社区,渔产是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食物和收入,还承载着传统和生活方式。在一些文化中,渔产还与特定的节日和庆典相关联。
渔产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海洋的广阔、渔船的摇曳、新鲜海鲜的美味,以及渔民的辛勤工作。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敬畏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渔业节都会展示各种渔产,人们聚集在一起品尝新鲜的海鲜,这已经成为社区的一个重要传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渔产:
渔船归航,满载着银光闪闪的渔产, 海风轻拂,带来了海洋的馈赠。 渔网中跳跃的生命,是大自然的恩赐, 每一口新鲜,都是对海洋的敬仰。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渔船缓缓驶入港口,渔网中满是活蹦乱跳的鱼虾。耳边是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味和新鲜渔产的香气。
在不同语言中,渔产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意义相似。例如,在日语中,“漁産物”(gyousanbutsu)也指渔业产品。
渔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还关联到渔业的经济、文化和生态层面。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渔产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渔业相关的话题。
1.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渔,捕鱼也。 、 《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 、 《诗·鲡传》-獭祭鱼然后渔。 、 《淮南子·说林》-渔者走渊。 、 《汉书·王莽传》-以渔采为业。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组词】
渔樵、 渔采、 渔事、 渔弋、 渔泽、 渔矶、
2.
【产】
(形声。从生,彦省声。本义:出生,生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産,生也。 、 《周礼·大宗伯》。注:“生其种曰产。以天产作阴德,以地产作阳德。”注:“天产者动物,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百物之产。 、 《后汉书·明帝纪》。注:“同母兄弟也。”-同产。 、 晋·干宝《搜神记》-其妻重身当产。
【组词】
产子、 产育、 产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