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3:39
渔人得利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渔夫在捕鱼时意外获得了好处。基本含义是指在别人争斗或冲突中,旁观者或第三方意外地获得了利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竞争或冲突中,没有直接参与的人反而从中获益。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渔业社会,当时渔夫在捕鱼时可能会意外捕获到珍贵的物品,如珍珠或宝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于意外之财和机遇的看法,强调了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旁观者有时能够意外获得好处。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讶和好奇,因为它描述了一种非预期的结果。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意外惊喜或偶然的机遇。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朋友的公司在两个大公司竞争一个项目时,意外地获得了合作机会,可以说是渔人得利。
在诗歌中,可以将“渔人得利”融入到描述自然和人生的诗句中:
江水悠悠,渔舟唱晚, 渔人得利,笑看风云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渔夫在夕阳下捕鱼的画面,意外捕获到一条大鱼,象征着意外的收获。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渔夫的笑声和江水的潺潺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profit from someone else's misfortune”或“to benefit from a situation without being directly involved”,但这些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
“渔人得利”这个成语在*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机遇和意外之财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生经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鹬蚌相持,自己~。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1.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渔,捕鱼也。 、 《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 、 《诗·鲡传》-獭祭鱼然后渔。 、 《淮南子·说林》-渔者走渊。 、 《汉书·王莽传》-以渔采为业。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组词】
渔樵、 渔采、 渔事、 渔弋、 渔泽、 渔矶、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