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54
“拿刀弄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手持刀剑和棍棒。基本含义是指准备进行战斗或争斗,通常用来形容人处于一种紧张或敌对的状态,或者准备采取激烈的行动。
在文学作品中,“拿刀弄杖”常用来描绘紧张的气氛或即将发生的冲突,如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恩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准备采取激烈的手段解决问题,或者形容某种紧张的对峙状态。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军事,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冲突或对抗的情境时仍可适用。
同义词:
反义词:
“拿刀弄杖”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拿刀”和“弄杖”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准备战斗的状态。在古代,刀和杖是常见的武器,因此这个成语直接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武力冲突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紧张或敌对状态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武力和争斗往往被视为负面行为,因此“拿刀弄杖”常常带有贬义,暗示冲突和暴力。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暴力和冲突的警惕。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因为它直接关联到暴力和冲突。联想上,我会想到古代的武士或江湖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
在我的生活中,这个成语曾在讨论社区冲突时被提及,用来形容那些准备采取激烈手段解决问题的居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街角暗影,拿刀弄杖的身影,是恩怨的化身,还是命运的捉弄?”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古代武士手持刀剑和棍棒的画面,听觉上则是金属碰撞和战斗的呐喊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rmed to the teeth”,意指武装到牙齿,准备战斗。这个表达也形象地描述了准备进行激烈对抗的状态。
“拿刀弄杖”这个成语在描述紧张和敌对状态时非常形象和有力。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武力冲突,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对和平与和谐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
1.
【拿】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水浒传》-手里拿串拍板。
【组词】
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2.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
3. 【弄】
4.
【杖】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杖,持也。 、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 、 《汉书·韩信传》-杖剑从之。 、 《汉书·武帝纪》-杖斧。
【组词】
杖斧、 杖楫、 杖斧之臣、 杖策、 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