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3:23
生虫:字面意思是指生物体内或物体中产生虫子,通常指食物、木材等因受潮或存放不当而滋生虫类。在汉语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比喻事物变质、腐坏或出现问题。
“生虫”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自古代至今变化不大。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就有“虫虫”(虫子的意思)的记载,而“生虫”则是后来衍生出的词汇,用以描述虫子的产生。
在**文化中,“生虫”常与负面意义联系在一起,如象征着腐败、堕落或不良状态。在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防止食物生虫是基本的生活常识。
“生虫”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厌恶和不安的情感,因为它通常与腐烂、不洁和疾病相关联。在心理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因为忘记食用而使得一袋大米生虫的情况,这件事让我更加注意食品的储存和保质期。
在诗歌中,可以将“生虫”用作比喻,如:“他的心灵,如同那被遗忘的角落,渐渐生虫,失去了光彩。”
看到“生虫”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潮湿的地下室、腐烂的木头或是蠕动的虫子。听觉上,可能会想象到虫子爬行的细微声音。
在英语中,“生虫”可以对应为“infested with insects”或“moldy”,在不同文化中,对于食物和物品的保存都有类似的担忧和处理方式。
“生虫”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它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也常被用作比喻,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如何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虫】
“虺”的本字。毒蛇名。
【引证】
《山海经·南山经》-猨翼之山多蝮虫。
【组词】
蝮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