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7:51
“全身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整个身体和心灵,即包括身体和精神的全部投入。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某种活动或情感中投入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不遗余力,全力以赴。
在文学作品中,“全身心”常用来形容人物对爱情、事业或理想的极度投入和奉献。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极度关注和认真态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它可能指个体或团队在工作中达到的最高专注度和效率。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强调的程度,例如“全力以赴”强调尽最大努力,而“全身心”则强调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投入。
“全身心”作为一个固定词组,其构成词汇“全身”和“心”在中文里都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组合词组被广泛用于表达深度投入的概念。
在*文化中,全身心的投入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工作和学中。这种态度体现了对目标的忠诚和对成功的渴望。
这个词组常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努力、奉献和成功。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并在困难面前不放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项目中全身心地投入,最终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全身心投入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全身心地爱,如同星辰不问归期,只为那一瞬的璀璨。”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专注工作时的表情和姿态;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环境中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oleheartedly”或“with all one's heart and sou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投入和专注的含义是相似的。
“全身心”这个词组在表达深度投入和专注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表达,也在文化和情感上提供了深刻的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沟通的深度和效果。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
3.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