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2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1:33
啃老族:这个词汇源自中文,字面意思是“啃食老人的一群人”,通常指那些成年后仍然依赖父母经济支持,不愿意或无法独立生活和工作的年轻人。
在文学作品中,“啃老族”可能被用来描绘当代社会的某些现象,如家庭关系的紧张、年轻人的责任感缺失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思进取的年轻人。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可能会更深入地探讨“啃老族”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心理因素等。
同义词:依赖族、家庭寄生虫 反义词:独立者、自力更生者
同义词“依赖族”和“家庭寄生虫”都强调了对家庭的依赖,但“家庭寄生虫”带有更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反义词“独立者”和“自力更生者”则强调了个人的自主和独立。
“啃老族”一词大约在21世纪初开始在**流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使用,用以描述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
在**,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发展,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导致了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从而催生了“啃老族”这一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批评和失望的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负责任、缺乏进取心的年轻人形象。它也可能引发对家庭关系、社会责任和年轻人教育方式的深层次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虽然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但因为害怕失败,一直不愿意去找工作,最终成了一个啃老族。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词汇背后的社会和个人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父母的羽翼下,他成了啃老的鸟,忘记了飞翔的勇气。”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成年人在父母的家中无所事事,周围是父母的担忧和无奈的眼神。这样的画面可能会让人感到沉重和无奈。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这个词也用来描述那些不工作、不上学、不接受培训的年轻人。
“啃老族”这个词汇不仅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也反映了家庭关系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社会问题,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啃】
(形声。从口,肯声。本义:用牙齿剥食坚硬的东西)。
坑,害。 同: 坑
【引证】
《官场现形记》-我的大太爷?那真啃死小人了!
2.
【老】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引证】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 、 《礼记·曲礼》-七十以上曰老。 、 《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 《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 、 《后汉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组词】
老钝、 老家人、 老院子、 老丹青、 老行、 老姐、 老杜、 老羸、 老口
3.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