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9:26
成对: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两个事物被配对在一起,通常是作为一组或一对出现。基本含义是指两个相似或相关的事物被视为一个整体。
“成对”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成对”常常与吉祥、和谐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如成对的狮子、成对的喜鹊等,象征着好运和幸福。
“成对”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和谐、完整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平衡和匹配,有时也与爱情和亲密关系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购买成对的物品,如袜子、手套等。这种配对的概念也让我在组织物品时更加有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成对”:
成对的星辰在夜空中闪烁,
如同恋人的眼眸,深情对望。
在英语中,“成对”可以对应为“pair”或“couple”,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相似。
“成对”这个词汇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配对状态,还蕴含了和谐、完整和匹配的深层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