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49:17
词汇“峭耸”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物体或地形的陡峭、高耸,通常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峭耸”字面意思是指山峰、建筑物等高而陡峭,直立如削,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
“峭耸”由“峭”和“耸”两个字组成。“峭”意为陡峭,“耸”意为高耸。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高而陡的特征。
在文化中,峭耸的山峰常被赋予崇高、神圣的象征意义,如泰山、华山等,都是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峭耸”一词常带给人一种敬畏、震撼的情感,联想到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渺小。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一座峭耸的山峰,那种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至今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峭耸”:
峭耸的山峰,
如剑指苍穹,
云雾缭绕间,
显露峥嵘。
想象一座峭耸的山峰,可能会联想到雄浑的音乐和壮丽的风景画。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teep”和“towering”,但“峭耸”更强调高而陡的特征。
“峭耸”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绘出高而陡的景象,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
2.
【耸】
(形声。从耳,从声。本义:耳聋) 同本义。
【引证】
马融《广成颂》-子野听耸,离朱目眩。 、 《方言》。郭璞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耸,聋也…生而聋,陈、楚、江、淮之间谓之耸。荆阳之间及山之东西双聋者谓之耸。
【组词】
耸昧
高起;矗立。
【引证】
宋·沈括《梦溪笔谈》-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上耸千尺。
【组词】
耸人瞻仰、 耸秀、 耸出、 耸耳、 耸然、 耸峭、 耸突、 耸干、 耸擢、 耸耸、 耸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