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49:16
词汇“玄都坛”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学和文化中,尤其是在道教相关的文献和传说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玄都坛”字面意思是指道教中供奉神灵的高坛,通常用于举行**仪式和法事。其中,“玄”字常用来形容深奥、神秘的事物,“都”则有聚集、中心之意,“坛”即高台或祭坛。
在文学作品中,“玄都坛”常被用来描绘神秘、庄严的**场景,如在描述道教仪式或仙境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道教研究或古代文学研究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玄都坛”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道教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文献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场所的专有名词。
在**传统文化中,道教占有重要地位,玄都坛作为道教仪式的重要场所,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提到“玄都坛”,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神秘、庄严的**氛围,以及古代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追求。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专业和古老,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会遇到直接使用的情况,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与道教相关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玄都坛”作为一个神秘的背景,用来构建一个充满仙气和道法的世界。
结合道教音乐和古代祭坛的图像,可以更好地理解“玄都坛”的氛围和意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玄都坛”的词汇,但类似的祭坛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有出现。
“玄都坛”作为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道教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人们对神秘和超自然力量的探索和敬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思想。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都】
(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同本义 ,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
【引证】
《说文》-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 、 《周礼》-距闰王百里为都。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
【组词】
都鄙、 都家、 都亭、 都甸
3.
【坛】
(形声。从土,亶(dǎn)声。本义:土筑的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除地曰场,曰墠,于墠筑土曰坛。坛无不墠,而墠有不坛。-坛,祭坛场也。 、 《书·金縢》。马注:“坛,土堂也。”-为三坛同墠。 、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 《公羊传·庄公十六年》-庄公升坛。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组词】
坛宇、 坛兆、 坛域、 坛户、 坛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