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6:42
峭秀(qiào xiù)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峭”和“秀”。
结合起来,“峭秀”通常形容山峰或景色既险峻又美丽,也可以形容人的气质既刚直又优雅。
“峭”和“秀”都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在古代文献中,“峭”常用来形容山势,如《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峭,山峻也。”而“秀”则常用来形容美丽,如《诗经》中的“秀而不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峭秀”这个词汇,用来形容既险峻又美丽的景色或气质。
在**传统文化中,山水画和诗歌常常赞美自然景色的峭秀之美。这种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即既要有刚直不阿的品质,又要有优雅美丽的气质。
“峭秀”这个词给人一种既震撼又欣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高耸入云的山峰、幽深的峡谷,以及那些在险峻环境中依然能够绽放美丽的生命。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一座峭秀的山峰,它的险峻和美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体验让我更加欣赏自然界的壮丽和多样性。
诗歌: 峭秀山峰立云端, 幽谷清泉响潺潺。 人间仙境何处寻? 此地风光胜画卷。
视觉:想象一幅山水画,山峰峭秀,云雾缭绕,树木葱郁,溪流潺潺。 听觉:想象在山谷中回荡的鸟鸣声,清脆悦耳,与山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
在英语中,可以用“majestic and beautiful”或“stunning and graceful”来形容“峭秀”的意境。不同文化中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能传达出对自然界壮丽景色的敬畏和欣赏。
“峭秀”这个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险峻,也反映了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学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汉语中对自然美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及这种表达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联想。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丰富性和精确性,以更好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感受。
1.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
2.
【秀】
(会意。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本义:谷物抽穗扬花)。
同本义。
【引证】
《尔雅》-荣而实者谓之秀。 、 《广雅》-秀,出也。 、 《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组词】
秀发、 秀穗、 秀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