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6:07
四海飘零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四处漂泊,无固定居所”。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没有稳定的归属,四处流浪或漂泊的状态。
四海 源自古代对世界的认知,指四方的大海,泛指天下。飘零** 则指花叶等凋谢脱落,比喻漂泊、流离。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
在文化中,四海飘零** 常与文人墨客的漂泊生涯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反抗。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让人联想到孤独的旅人、无根的浮萍,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者,他一生四海飘零,最终在一个小镇上找到了安宁。他的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四海飘零的旅人, 在风中寻找归宿。 心灵的灯塔, 照亮前行的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孤独的旅人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略带忧伤的旋律,如钢琴曲《月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andering without a home" 或 "homeless wander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状态相似。
四海飘零 这个词汇深刻地描绘了一种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状态,它不仅在文学中有着丰富的表现,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3.
【飘】
(形声。从风,票声。本义:旋风;暴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飘,回风也。…盘旋而起。 、 《素问·六元正纪论》-少阳所至为飘风。 、 《尔雅》-回风为飘。 、 《诗·小雅·何人斯》-其为飘风。 、 《汉书·蒯通传》-飘至风起。 、 《老子》。注:“飘风,疾风也。”-飘风不终朝。
【组词】
飘风、 飘骤、 飘风骤雨
飘扬,飞扬。
【引证】
《世说新 语·容止》-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组词】
飘姚、 飘瓦、 飘袖、 飘旋、 飘逝、 飘翔、 飘登、 飘絮、 飘瞥
4.
【零】
(形声。从雨,令声。本义:下雨。指落细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零,余雨也。 、 《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组词】
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