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0:16
令牌(Token)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字面意思通常指的是一种象征性的物品,可以用来代表某种权利、身份或价值。在计算机科学和网络安全领域,令牌通常指的是一种用于身份验证的安全凭证,如访问令牌(Access Token)或安全令牌(Security Token)。
令牌一词源自中古英语的“token”,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法语的“tokene”和拉丁语的“tessera”,意为小块或碎片。在历史演变中,令牌逐渐从实体物品转变为数字化的凭证。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令牌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交换令牌可能代表一种承诺或盟约。在现代社会,数字令牌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令牌可能引发人们对信任、安全和所有权的联想。在数字领域,令牌的使用让人联想到现代科技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令牌可能用于门禁系统、会员卡或数字钱包等场景。例如,使用门禁卡进入办公楼就是一种令牌的应用。
在诗歌中,令牌可以被用来象征情感的传递:
他递给她一枚银色的令牌, 闪烁着承诺的光芒, 在月光下,它诉说着不变的誓言。
令牌可能让人联想到金属质感、闪亮的表面和清脆的碰撞声。在视觉上,令牌可能与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相关。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令牌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语中,“トークン”(Token)同样用于指代数字凭证或象征物。
令牌作为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展现出丰富的含义和应用。从实体的象征物到数字化的凭证,令牌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解和掌握令牌的多种含义,对于语言学习和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1.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
2.
【牌】
(形声。从片,卑声。“片”指锯开的木头的一半,又泛指扁而薄的东西。本义:题榜,招牌)。
户籍板。犹今之户口簿。
【引证】
《广雅》-簧牌,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