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3:56
庐山:庐山是江西省九江市下辖的一个著名风景名胜区,位于鄱阳湖西岸,是著名的山水风景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庐山以其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地质结构而闻名。
庐山一词源于古代地名,其名称在历史上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庐山的地位和意义有所变化,从道教圣地到政治会议地点,再到现代的旅游胜地。
庐山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也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来源。庐山会议更是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对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庐山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和自然美的追求。
个人可能会有在庐山旅游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了解庐山的历史文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庐山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庐山的图片可能展示其峻峭的山峰和清澈的溪流,而关于庐山的音乐可能传达出山间的宁静和瀑布的轰鸣。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庐山的词汇,但类似的自然景观如美国的黄石公园或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也有类似的自然美和文化意义。
庐山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地理实体,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情境。
1.
【庐】
(形声。从广(yǎn),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 、 《广雅》-庐,舍也。 、 《汉书·食货志》。注:“田中屋也。”-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 《左传·襄公三十年》-庐井有伍。 、 《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场有瓜。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