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6:35
溢恶(yì 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过度的恶行或恶评,即超出正常程度的恶意或恶行。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言论过于恶劣,超出了社会道德或常规的容忍范围。
在文学作品中,溢恶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极端邪恶的角色或行为,强调其恶行的严重性和不可容忍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溢恶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言论极其恶劣,以至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伦理学中,溢恶可能被用来讨论某些极端的违法行为或道德败坏的行为。
同义词:
反义词:
溢恶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溢”(超出)和“恶”(恶劣)两个字组成,直接表达了超出正常程度的恶意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出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它逐渐被用来描述更加极端的恶行。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溢恶可能被用来强调某些行为的不可容忍性。例如,在一个强调道德和伦理的社会中,溢恶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更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溢恶这个词汇通常会带给人强烈的负面情感反应,如愤怒、厌恶和恐惧。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极端的恶行,如暴力、欺诈和背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行为或言论被认为是溢恶的,例如网络上的极端恶意评论或现实生活中的极端暴力行为。这些经历可能会加深我们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溢恶来描绘一个极端邪恶的角色:
他的心中藏着溢恶的阴影, 每一次微笑都隐藏着毒刺。
溢恶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扭曲的图像,如阴森的森林或破败的城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不和谐的音乐,如恐怖电影的背景音乐。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找到。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extreme evil”或“outrageous wickednes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溢恶这个词汇在描述极端恶行时非常有用,它强调了行为的严重性和不可容忍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极端恶行的态度和感受。
1.
【溢】
(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溢,器满也。 、 《尔雅》-溢,盈也。 、 《广雅》。按,过满为溢。-溢,满也。 、 《考经·诸侯》-满而不溢。 、 《楚辞》-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 、 清·黄宗羲《原君》-溢于辞。
【组词】
溢决、 溢满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