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52
词汇“校贯”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假设“校贯”是一个特定领域(如教育或学术)的词汇。
假设“校贯”是指在学校或学术机构中对知识或技能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由于“校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假设它是由“校”(学校)和“贯”(贯通、贯穿)组合而成,表示在学校中贯通知识。
在重视教育的文化中,“校贯”可能被视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提到“校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勤奋学习、知识积累和学术成就。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学术机构中系统学习的经历,这些经历可以被描述为“校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校贯”来描述一个人对知识的追求:
在书海的岸边,我校贯着智慧的光芒,
每一页都是心灵的航向。
提到“校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图书馆的静谧、书页的翻动声和学术讲座的氛围。
如果“校贯”是一个特定领域的词汇,可能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尽管“校贯”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可以用来强调系统学习和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专业术语是提升沟通效率的关键。
1.
【校】
(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学堂,学校。
【引证】
《集韵》-校,教学之宫。 、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郑国谓学为校。”-郑人游于幺校。 、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 《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组词】
校序、 校室、 校学
2.
【贯】
(会意。从毌(guàn),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毌”是贯穿之贯,象穿物之形。本义:穿钱的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贯,钱贝之贯也。 、 《汉书》-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 、 唐·白居易《伤宅》-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 《诗·小雅·何人斯》-反尔如贯。
【组词】
贯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