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0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06:06
中校是军事等级制度中的一个军衔,位于少校之上、上校之下。在**人民解放军中,中校通常是团级单位的指挥官或师级单位的参谋长等职务的军衔。
中校一词源自法语“ lieutenant-colonel”,意为“副上校”。在**,这一军衔的设立和命名受到西方军事制度的影响,随着军事现代化进程而逐渐确立。
在**,中校作为军衔,象征着荣誉和责任。在社会中,中校通常被视为有能力和权威的人物,其形象常与国家安全和军队纪律联系在一起。
提到中校,可能会联想到军队的严谨、纪律和领导力。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军事职业的尊重和对军人的敬意。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家庭成员或朋友中有中校军衔的人,可能会对他们的职业选择和生活方式有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将中校的形象与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相结合:
铁血中校,肩扛星辰, 指挥若定,心怀人民。 战火中锻,荣誉铸身, 忠诚不渝,守护安宁。
在不同语言中,中校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代表的军衔和职责大致相同。例如,在英语中,中校对应“Major”。
中校这一词汇在军事领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重要的社会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不仅有助于理解军事制度,还能增进对军人职业的尊重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一词汇可以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校】
(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学堂,学校。
【引证】
《集韵》-校,教学之宫。 、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郑国谓学为校。”-郑人游于幺校。 、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 《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组词】
校序、 校室、 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