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3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38:44
势若脱兔 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动作迅捷,如同兔子逃脱一般。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的动作非常迅速,敏捷,难以捕捉。
在文学作品中,势若脱兔 常用来形容武侠小说中的高手或战场上的士兵动作敏捷,反应迅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任何迅速的动作,如**员的比赛表现或日常生活中的快速反应。在专业领域,如体育评论或军事分析中,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描述速度和敏捷性。
势若脱兔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反映了古代人对速度和敏捷性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成为描述快速动作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兔子通常被认为是敏捷和迅速的象征。因此,势若脱兔 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动作迅速、反应灵敏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赞赏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的人,以及那些在竞技场上展现出惊人速度的**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紧急情况中看到一位朋友势若脱兔地反应,迅速帮助我们避开了危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驰电掣间,势若脱兔般,
他在绿茵场上,舞动着青春的旋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员在赛场上飞奔的画面,背景音乐可以是快速节奏的鼓点,增强视觉和听觉的动感效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s swift as a hare" 或 "quick as a flash",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速度和敏捷性的概念。
势若脱兔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快速和敏捷的动作。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
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1.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
2.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名》-若,顺也。 、 《诗·鲁颂·阙宫》-万民是若。 、 《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 、 《易·观》-有孚禺若。 、 《书·尧典》-钦若昊天。 、 《左传·宣公三年》-不逢不若。
【组词】
若时、 若淑
3.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
4.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