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9:24
井蛙之见 的字面意思是井底之蛙的见解,比喻人的视野狭窄,只能看到有限的事物,缺乏全面或深入的认识。这个成语源自《庄子·秋水》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认为自己所见的世界就是全部,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加广阔。
井蛙之见源自**古代道家经典《庄子》,其中的故事深刻地描绘了视野的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批评或警示人们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而应拓宽视野。
在**文化中,井蛙之见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思想的人。
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批评或警示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视野狭窄而错失机会或无法进步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他们的观点非常狭隘,不愿意接受新的信息或不同的观点。这时,我就会想到井蛙之见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保持开放和学*的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将井蛙之见融入到对自然或人生的思考中,例如:
井底之蛙不知天, 夜空星辰何其多。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想象一只青蛙坐在井底,抬头望着有限的天空,这个画面可以引发对局限性和探索的思考。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开阔、探索性的音乐来配合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unnel vision”或“limited perspective”,都用来形容视野狭窄或观点有限。
井蛙之见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视野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批评狭隘的观点,鼓励开放和全面的学态度。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婢子见闻既寡,何敢以~,妄发议论。
1.
【井】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同本义。
【引证】
《易·井》-改邑不改井。 、 《易·杂卦》传-井道。 、 《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宿息井树。 、 《周礼·官人》-为其井匽。 、 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组词】
井池、 井鱼、 井养、 井华、 井干
2.
【蛙】
(形声。从虫,圭声。本义:田鸡类动物。青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苏俗谓之田鸡,扬州谓之水鸡,亦曰吠蛤。 、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蛙市、 蛙吹、 蛙角、 蛙怒、 蛙蛤
凹隐。扳着脸的样子。
【引证】
《金瓶梅》-那陈经济把脸儿蛙着不言语。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