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8:46
“云龙井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云中的龙和井底的蛙。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的人与见识广博、眼界开阔的人之间的对比。
在文学作品中,“云龙井蛙”常用来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目光短浅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缺乏远见或对世界的理解有限。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认知偏差或教育的重要性。
“云龙井蛙”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通过对比云中的龙和井底的蛙来强调视野和见识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认知的广度和深度。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拓宽视野,避免成为井底之蛙。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对于知识和见识的尊重。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启发,提醒人们不要自满和局限自己的视野。它激发了对知识和探索的渴望,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谦虚和开放。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和朋友,要保持好奇心和学*的态度,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而自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云龙翱翔于天际,井蛙困于狭隘之地,愿我心似云龙,不拘泥于井底。”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条龙在云端翱翔,而一只蛙在井底仰望。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描述这个场景的古风音乐,带有神秘和启示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调总有更广阔的世界和更高层次的存在。
“云龙井蛙”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视野和见识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保持谦逊和好奇心。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瑰宝,也是人生的智慧。
云龙喻贵,井蛙喻贱。
他们的地位有~一样的悬殊。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3.
【井】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同本义。
【引证】
《易·井》-改邑不改井。 、 《易·杂卦》传-井道。 、 《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宿息井树。 、 《周礼·官人》-为其井匽。 、 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组词】
井池、 井鱼、 井养、 井华、 井干
4.
【蛙】
(形声。从虫,圭声。本义:田鸡类动物。青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苏俗谓之田鸡,扬州谓之水鸡,亦曰吠蛤。 、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蛙市、 蛙吹、 蛙角、 蛙怒、 蛙蛤
凹隐。扳着脸的样子。
【引证】
《金瓶梅》-那陈经济把脸儿蛙着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