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4:41
拨付:动词,指按照规定或计划将款项、物资等分配给特定的对象或用途。字面意思是从一个地方拨出并交付到另一个地方。
“拨付”一词源于汉语,由“拨”和“付”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拨”有挑拣、分发的意思,“付”则指交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拨付”。
在中国的财政管理中,“拨付”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政府如何管理和分配公共资金。这个词反映了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分配机制。
“拨付”通常与正面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因为它涉及到资源的分配和支持,尤其是在救灾、教育等公益领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涉及到公司内部的奖金拨付,或者是政府对某个项目的资金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春雨般拨付的希望,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视觉上,可以联想
1.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
2.
【付】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付,与也。 、 《广雅》-付,予也。 、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组词】
付法、 付任、 付治、 付推、 付度、 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