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2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28:33
僧籍: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僧侣的正式登记记录,包括他们的姓名、出家时间、所属寺庙等信息。在,僧籍管理是事务管理的一部分,确保僧侣的身份合法性和活动的规范性。
僧籍一词源于汉语,由“僧”(指僧侣)和“籍”(指记录、登记)组成。在古代,僧籍的管理主要由寺庙负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职责逐渐转移到政府机构。
在,僧籍的管理体现了国家对事务的监管,确保活动的合法性和秩序。这也是**政策的一部分,旨在维护**和谐与社会稳定。
僧籍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的严肃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它也让人想到僧侣的修行生活和他们对信仰的承诺。
在我的生活中,僧籍这个词并不常出现,除非是在阅读有关**或历史的书籍时。它更多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特定的学术或政策讨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古老的寺庙里,
僧籍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笔都是一段修行,
每一页都是一次心灵的旅程。
视觉联想:想象一座古老的寺庙,墙上挂着僧籍的记录,每一页都泛着岁月的黄。 听觉联想:寺庙的钟声,僧侣诵经的声音,这些都与僧籍这个词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用“monastic registry”或“monk's record”来表达类似的概念。不同文化对僧籍的管理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僧籍这个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和历史研究中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体现了管理的规范性,也反映了社会对*事务的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历史背景。
1.
【僧】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
【引证】
韩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组词】
僧行、 僧众、 僧录司、 僧雏、 僧寮、 僧居、 僧衲、 僧靿袜儿、 僧正、 僧官、 僧纲、 僧腊、 僧伽梨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