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5:57
词汇“偃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偃藩”进行深入分析:
“偃藩”的字面意思是“放下篱笆”或“撤除屏障”。在古代,“偃”有放下、停止的意思,“藩”则指篱笆或屏障。因此,“偃藩”通常用来比喻放下防御、解除戒备或停止争斗。
“偃藩”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诗经》、《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
在古代**,战争频繁,因此“偃藩”这样的词汇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春秋战国时期,这个词汇的使用尤为频繁。
“偃藩”给人一种宁静、和平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战争的结束、和平的到来,以及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由于“偃藩”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不过,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历史书籍时,偶尔会遇到这个词汇,它让我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对和平的向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偃藩”:
战鼓声息,偃藩休兵,
江山如画,百姓安宁。
“偃藩”可以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没有战争的喧嚣,只有和平的鸟鸣和风吹过稻田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偃藩”的词汇,但表达和平、停战的词汇是普遍存在的,如英语中的“ceasefire”或“truce”。
“偃藩”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对和平的向往,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文献时,了解这样的词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偃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演变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1.
【偃】
(形声。从人,匽(yàn)声。本义:仰卧;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偃,僵也。 、 《广雅》-偃,仰也。 、 《左传·定公八年》-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鉏。 、 《吴越春秋》-迎风则偃,背风则仆。 、 、 《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
【组词】
偃腹、 偃寝、 偃斧
2.
【藩】
(形声。从艸,潘声。本义:篱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藩,屏也。 、 《广雅·释室》-藩,篱也。 、 《易·大壮卦》-羝羊触藩。 、 《左传·哀公十二年》-吴人藩卫侯之舍。 、 《后汉书·杨震传》-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
【组词】
藩屏、 藩柴、 藩架、 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