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0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05:55
指锦绣美好的年代。
1.
【黼】
(形声。从黹(zhǐ),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黼,白与黑相次文。 、 《诗·小雅·采菽》-玄衮及黼。 、 《考工记·画缋之事》-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 、 《书·益稷》-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 《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
又。
【引证】
《汉书·贾谊传》-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 、 《荀子·哀公》-黼衣黻裳不茹荤。
2.
【蔀】
覆盖于棚架上以遮蔽阳光的草席。
【引证】
《易·丰》-丰其蔀。
【组词】
蔀屋、 蔀家
古历法名词 。我国汉初所传六种古代历法,以十九年为章,章有七闰,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六十蔀为元。
3.
【黻】
(形声。从黹(zhǐ),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犮bó。本义: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
同本义。
【引证】
《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组词】
黻衣
4.
【纪】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纪,别丝也。 、 《白虎通》-三纲六纪。纪者,理也。 、 《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众之纪也。 、 《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 、 《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