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5:51
攘袂(rǎng mèi)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卷起袖子,形容准备行动或发怒的样子。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激动、愤怒或决心而准备采取行动的状态。
“攘袂”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原有的形象和情感色彩。
在**传统文化中,“攘袂”常与英雄气概和正义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勇敢和决断的崇尚。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行动感和决心,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壮举。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个人决心时,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情感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攘袂”来描绘一个决心改变现状的人物形象:
星夜下,他攘袂而起, 誓将黑暗驱散, 以心中之火, 点亮希望之光。
结合视觉,可以想象一个人卷起袖子,准备投入战斗或工作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战鼓声或激昂的音乐,增强行动的紧迫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roll up one's sleeves”(英语)传达了类似的准备行动的意思。
“攘袂”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中不如古代频繁,但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能够传达决心和行动的强烈意愿。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