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08:35
词汇“劫执”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劫”和“执”。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劫执”字面意思是指强行控制或劫持某人或某物,使其无法自由行动或脱离控制。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指的是通过暴力或威胁手段进行的强制控制。
“劫”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劫掠、劫持的意思,而“执”字则有抓住、控制的意思。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劫执”这个词汇,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在**文化中,“劫执”通常与犯罪行为相关联,因此在媒体报道或法律文书中经常出现。这个词汇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安全和正义的关注。
“劫执”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人身安全和自由的威胁。在听到或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危险和紧急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遭遇劫执,这将是极其严重的**,需要立即报警并寻求帮助。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关注个人安全和社会治安。
在创作中,可以将“劫执”融入到一个紧张的故事情节中,比如描述一个英雄如何解救被劫持的人质,从而展示勇气和智慧。
在英语中,与“劫执”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kidnapping”或“abduction”,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带有负面含义,用于描述类似的犯罪行为。
“劫执”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与犯罪行为相关。它在文学、法律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应用,提醒我们关注安全和正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非常重要。
1.
【劫】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威胁;威逼。
【引证】
《说文》-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 、 《礼记·儒行》-劫之以众。 、 《战国策·秦策》-已珉欲以齐秦劫魏。 、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 《淮南子·精神》-不可劫以死生。 、 《汉书·高帝纪》-因以劫众。 、 宋·苏洵《六国论》-积威所劫。
【组词】
劫杀、 劫略、 劫盟、 劫质
2.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