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20:3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20:34:11
劫夺: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行夺取他人财物或权利的行为。这个词汇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暗示了非法和不道德的行为。
“劫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劫”指暴力或灾难,“夺”指强行取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
在许多文化中,“劫夺”被视为严重的犯罪行为,与正义和道德相对立。在历史上的战争和冲突中,劫夺常常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惩罚或掠夺。
“劫夺”一词通常引起负面情感,如恐惧、愤怒和不安。它让人联想到暴力和无序,以及对个人财产和安全的威胁。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新闻中看到关于武装劫夺的报道,这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伤害,也对社会安全造成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劫夺”来象征失去或剥夺,如“时间的劫夺,带走了青春的容颜”。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robbery”和法语的“vol”,虽然具体用法和语境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都是关于强行夺取。
“劫夺”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联想,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信息。
1.
【劫】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威胁;威逼。
【引证】
《说文》-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 、 《礼记·儒行》-劫之以众。 、 《战国策·秦策》-已珉欲以齐秦劫魏。 、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 《淮南子·精神》-不可劫以死生。 、 《汉书·高帝纪》-因以劫众。 、 宋·苏洵《六国论》-积威所劫。
【组词】
劫杀、 劫略、 劫盟、 劫质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