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3:37
“烂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破碎、腐朽或质量低劣的石头。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物体的状态不佳,失去了原有的坚固性和实用性。
在文学中,“烂石”可能被用来象征衰败或堕落,如在描述一座废弃的城堡或遗址时。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物非常破旧或无用。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地质学中,它可能特指那些不适合用于建筑或雕刻的石头。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具体情境,而反义词则强调了与“烂石”相对的高质量和美观。
“烂石”这个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中对破损或腐朽物体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逐渐固定在指代质量低劣的石头上。
在**文化中,石头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坚韧和永恒。因此,“烂石”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象征,代表衰败和无用。
“烂石”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废弃和无价值的事物。它可能影响人们对某物的看法,认为它不值得关注或投资。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看到一片被风雨侵蚀的烂石区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力量的强大和时间的无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烂石”:
在时间的河流中,
烂石静静躺卧,
见证了岁月的无情,
与世无争,独自凋零。
想象一片荒凉的烂石地,风沙呼啸而过,石头间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这种场景可能让人感到孤独和荒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ubble”或“debris”,它们也指代破碎的石头或废墟,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烂石”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烂】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爛。-孏,孰也。 、 《吕氏春秋·本味》-熟而不烂。 、 晋·干宝《搜神记》-三日三夕不烂。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