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4:32
烂纸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已经破损、污损或质量低劣的纸张。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不再适合用于其原始目的的纸张,比如书写、打印或包装。
在不同的语境中,“烂纸”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烂纸”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烂”(破损、腐烂的意思)和“纸”组成。在语言中的变化不大,主要用于描述纸张的状态。
在**文化中,纸张一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在书法和绘画中。因此,烂纸可能被视为不尊重文化和艺术的表现。
烂纸通常给人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如失望、厌恶或无价值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废弃、无用或过时的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烂纸可能出现在办公室、学校或家庭中,当我们需要处理不再需要的文件或笔记时,烂纸就成了我们处理的对象。
在诗歌中,烂纸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衰败:
岁月如烂纸,
一页页翻过,
留下的,
是无尽的回忆。
在英语中,“烂纸”可以对应为“wastepaper”或“shredded paper”,它们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的使用情况类似,都指那些不再有用的纸张。
烂纸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描述了纸张的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物品价值和时间流逝的认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1.
【烂】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爛。-孏,孰也。 、 《吕氏春秋·本味》-熟而不烂。 、 晋·干宝《搜神记》-三日三夕不烂。
2.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