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30:05
“九府”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指的是九个重要的官府机构,这些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军事、司法等重要事务。在《周礼》中,九府包括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共同维护国家的正常运作。
在文学作品中,“九府”可能被用来象征国家的权威和秩序,或者在历史小说中作为背景设定的一部分。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政治学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九府”一词源自《周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在学术研究和历史文献中仍然保留其特定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九府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它们的存在和运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在现代,九府更多地被用作历史研究的课题,帮助人们理解古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九府”可能唤起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兴趣和好奇。对于学者来说,它可能代表着深入研究的对象和学术探索的领域。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九府”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结构和行政管理。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我可以利用“九府”的概念来构建故事背景,描绘古代官员的生活和工作场景。
想象一幅古代宫廷的画面,官员们在九府中忙碌地处理政务,这样的场景可能伴随着古筝或古琴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九府”的概念,但类似的政府机构或行政体系在不同文明中都有存在,如罗马的元老院、英国的议会等。
“九府”作为一个历史学术语,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学历史和语言的过程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
1.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2.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