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3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37:47
泣血椎心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哭泣到流血,捶打胸膛”,形容极度悲痛和悔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遭受极大打击或失去至亲至爱时的极端情感反应。
在文学作品中,泣血椎心 常被用来渲染悲剧气氛,增强情感的深度和强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极端情感时,人们可能会引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或情感表达。
同义词: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心如刀割 反义词:欣喜若狂、心花怒放、欢天喜地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情感的强烈程度上有所不同,泣血椎心 更强调情感的极端和身体的反应。
泣血椎心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的使用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泣血椎心 反映了人们对极端情感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情感宣泄。这种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和戏剧中尤为常见,体现了人们对情感深度的追求和表达。
泣血椎心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的悲伤和无力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极端困境中挣扎的人们,以及他们在情感上的极端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泣血椎心的情感,但我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过类似的情景,比如在自然灾害或重大事故中失去亲人的人们,他们的悲痛和悔恨让人感同身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泣血椎心夜,孤灯照影单。
悲风穿骨冷,泪雨湿衣寒。
泣血椎心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黑暗、孤独和无尽的悲伤。视觉上,可能是夜晚的墓地或空荡的房间;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风声或断断续续的哭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heartbroken to the point of bleeding" 或 "wailing with a broken heart",虽然这些表达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它们传达了类似的极端悲痛的情感。
泣血椎心 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人类情感的极端状态,它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还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和同情他人的情感经历。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1.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
2.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
3.
【椎】
椎骨。
【引证】
《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脊节谓之椎。”-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组词】
胸椎;腰椎
锥(锥属植物)的古称。
【引证】
《集韵》-椎,木名。似栗而小。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