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06:08
词汇“中黄”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种颜色,介于黄色和橙色之间,偏向于较为柔和的黄色调。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中黄”进行分析:
“中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中间色调的黄色,既不是非常鲜艳的黄色,也不是偏橙的色调,而是一种温和、中性的黄色。
“中黄”作为一个颜色描述词汇,其词源较为直接,来源于对颜色的直观描述。在语言的演变中,这类描述性词汇相对稳定,变化不大。
在**文化中,黄色通常与皇家和尊贵联系在一起,而“中黄”作为一种较为温和的黄色,可能更多地与日常生活中的温馨和平和联系在一起。
“中黄”给人一种温暖而不刺眼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秋天的阳光、温馨的家庭氛围或是某些怀旧的场景。
在室内设计中,我曾使用过中黄色的墙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中黄”:
中黄的阳光洒在古老的街道上,
每一块石板都沐浴着温暖的怀抱。
看到“中黄”,我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的阳光和轻柔的钢琴曲,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中黄”的词汇,但可以用“soft yellow”或“mellow yellow”来描述类似的色调。
“中黄”作为一个描述颜色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应用和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描述和表达我们的感受和想法。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