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34
坐帐: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在帐篷或营帐中坐下,特别是在军事或露营的语境中。它也可以引申为在任何临时搭建的遮蔽物中休息或处理事务。
"坐帐"的词源较为直接,"坐"指的是坐下,"帐"指的是帐篷。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古代,"坐帐"是军事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将领在战场上的指挥和休息方式。在现代,这个词汇更多地与户外活动和冒险精神联系在一起。
"坐帐"给人一种临时、简陋但又充满策略和冒险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紧张氛围,或是现代露营的轻松和亲近自然的体验。
在学生时代,我曾参加过一次户外露营活动,我们在森林中搭建帐篷,晚上围坐在帐篷里,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梦想,那种亲密和自然的体验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坐帐"可以用来描绘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星光下,我们坐帐中,
听风吟,观月升。
远离尘嚣,心自宁,
在这片宁静的夜空。
想象一下,在一片开阔的草原上,一群人围坐在帐篷里,外面是星空和微风,内部是温暖的灯光和轻声的交谈,这种场景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是温馨和宁静的。
在英语中,"sitting in the tent"可以大致对应"坐帐",但"坐帐"更多地带有军事和策略的意味,而英语表达则更侧重于描述一个简单的行为。
"坐帐"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出现,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在学*语言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和文化背景。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帐】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同本义 。一种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器物。通常用布帛毡革制成。
【引证】
《说文》-帐,帱也。 、 《尔雅》-帱谓之帐。 、 《何承天纂要》-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 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组词】
帷帐、 帐具、 帐门、 帐下、 帐内、 帐天、 帐落、 帐殿、 帐幄、 帐饮、 帐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