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7:57
词汇“凭虚客”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似乎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用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已有的信息中进行一些推测和分析。
“凭虚客”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依靠虚无的客人”或“虚构的访客”。这里的“凭”通常有依靠、依据的意思,“虚”可能指的是虚无、不真实,“客”则是指客人、访客。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很难确定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如果它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超自然或幻想中的角色,如神话、寓言或科幻小说中的虚构人物。
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以下句子仅为推测:
同义词可能包括“虚构人物”、“幻想角色”等,反义词可能是“真实人物”、“现实访客”等。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
如果“凭虚客”出现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它可能与该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或特定信仰有关。
对于个人而言,“凭虚客”可能引发一种神秘、幻想或超自然的情感联想。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凭虚客”用作一个神秘或幻想的角色,如: “在月光的指引下,凭虚客悄然降临,带来了梦境的秘密。”
结合图片或音乐,可以想象一个幽暗的夜晚,月光下的神秘访客,带来一种神秘和幻想的氛围。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难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凭虚客”作为一个生僻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受到限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见词汇更为重要。然而,对于特定领域的词汇,深入学习和分析有助于拓宽语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1.
【凭】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恁,依也。 、 《三国演义》-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组词】
凭几、 凭肩、 凭脉
2.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
3.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