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0:41
垂青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向下看”,引申为“重视”、“青睐”或“特别关注”。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物受到他人的特别重视或喜爱。
“垂青”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目光向下看,后来引申为对他人的重视和喜爱。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垂青”来表达对他人的特别关注。
在传统文化中,“垂青”常与尊贵、权威联系在一起,如对臣子的垂青,意味着极大的荣耀和机会。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保留着这种尊贵和重视的意味。
“垂青”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代表着被认可和重视,能激发人的自信和动力。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获得他人的垂青是一种重要的正面反馈。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因为某次项目的表现突出,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垂青,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职业地位,也增强了我的工作动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垂青”:
春风拂面,垂青于我, 花开花落,岁月如歌。 星辰大海,垂青于梦, 梦想成真,不负韶华。
想象一位艺术家在画布上细致地描绘,每一笔都透露出对艺术的垂青。背景音乐可以选择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营造出一种优雅而重视的氛围。
在英语中,“垂青”可以对应为“favor”或“appreciation”,但这些词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不如“垂青”那样具有尊贵和重视的意味。
“垂青”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表达了对某人的重视,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和尊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垂青”可以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青】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青,东方色也。 、 《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 、 《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时则有青眚青祥。 、 《素问·风论》。注:“肝色。”-其色青。 、 《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 、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组词】
青磷、 青靛、 青焰焰、 青云万里、 青云干吕、 青冥、 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