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2:38
渔捕: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捕捞的方式获取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的行为。它涵盖了从传统的钓鱼、撒网到现代的拖网、围网等多种捕捞方法。
渔捕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渔”(捕鱼)和“捕”(捕捉)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捕鱼的方式和工具相对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渔捕技术和工具不断发展,词汇的含义也逐渐丰富。
在许多沿海和内陆水域丰富的地区,渔捕业是重要的传统产业,对当地文化和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日本的渔业文化、**的渔村风情等,都体现了渔捕在特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渔捕往往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湖泊、广阔的海洋和勤劳的渔民。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个人经历中,渔捕可能与家庭度假、海滨旅行或钓鱼爱好相关。例如,与家人一起在湖边钓鱼,享受宁静的时光。
在诗歌中,渔捕可以被用来描绘宁静的湖面和渔舟唱晚的景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渔捕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渔船、渔网、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渔民的身影。听觉联想可能是渔船的引擎声、海浪的拍打声和渔民的吆喝声。
在不同文化中,渔捕的意义和象征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渔捕可能更多地与冒险和探索相关,而在东方文化中,它可能更多地与传统和家庭相关。
渔捕这个词汇不仅涵盖了捕鱼这一基本行为,还涉及到了文化、经济、生态等多个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描述与水生生物捕捞相关的各种现象和话题。
1.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渔,捕鱼也。 、 《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 、 《诗·鲡传》-獭祭鱼然后渔。 、 《淮南子·说林》-渔者走渊。 、 《汉书·王莽传》-以渔采为业。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组词】
渔樵、 渔采、 渔事、 渔弋、 渔泽、 渔矶、
2.
【捕】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捕,取也。 、 《汉书·灌夫传》-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 、 《汉书·韩延寿传》-吏无追甫之苦。 、 《急就篇》-变斗杀伤捕伍邻。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 《史记·吴王濞列传》-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 、 《庄子·秋水》-捕鼠不如狸狌。 、 《周髀算经》-捕影而视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捕者既不至。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捕鱼;捕快、 捕书、 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