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7:59
新生儿:指刚刚出生到28天以内的婴儿。这个词汇强调了婴儿从母体出生后的初期阶段,是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
“新生儿”一词由“新生”和“儿”组成,其中“新生”意味着新近诞生,“儿”在汉语中常用来指代孩子。这个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基本含义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新生儿往往被视为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的延续,因此新生儿出生时会有许多传统俗和庆祝活动,如满月酒、命名仪式等。
“新生儿”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温暖、希望和保护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柔软的小手、无辜的眼神和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在我的家庭中,每当有新生儿诞生,全家人都会围绕着这个小生命,分享喜悦和责任,体验生命的奇迹。
在诗歌中,“新生儿”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中,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 如同天籁,唤醒了沉睡的世界。
想象一个温暖的房间,柔和的灯光下,新生儿安静地躺在摇篮里,周围是家人的轻声细语和轻柔的音乐,这种场景充满了爱和安宁。
在英语中,“新生儿”对应的是“newborn”,虽然在不同语言中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生命的初生阶段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性。
“新生儿”这个词不仅在语言上具有明确的定义,而且在文化和情感上承载了丰富的意义。它提醒我们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以及作为社会成员对新生命的责任和关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
1.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