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56:11
“救火”字面意思是指扑灭火灾,阻止火势蔓延的行为。基本含义是指在火灾发生时采取措施进行灭火,以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救火”一词源于汉语,由“救”和“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救火通常是指人工用水或其他手段扑灭火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救火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包括使用消防车、灭火器等现代化工具。
在**文化中,“救火”象征着勇敢和无私的精神。消防员作为救火的主要力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和赞扬。此外,“救火”也常被用来比喻在紧急情况下的及时应对和解决问题。
“救火”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迫和紧张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的场景,以及消防员们勇敢无畏的身影。这种联想激发了人们对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的敬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次火灾现场,亲眼看到消防员们如何迅速而有序地进行救火行动。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救火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诗歌: 火光映天际, 勇士赴前线。 水龙舞长空, 救火显英姿。
故事: 在小镇的边缘,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年轻的消防员杰克,带领着他的队伍,勇敢地冲进了火海。他们用水枪和灭火器,与熊熊烈火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火势被成功控制,小镇得以幸免于难。
在英语中,“救火”可以翻译为“firefighting”或“fire suppression”。不同文化中,救火的行为和象征意义大致相似,都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的救援和保护。
通过对“救火”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实际的灭火行为,也是一种象征和比喻,代表着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和救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词汇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