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3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35:21
度外之人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在考虑范围之外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不被纳入考虑或计划之中,处于被忽视或被排除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度外之人”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物,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对世俗的疏离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决策过程中被忽略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社会排斥现象。
“度外之人”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使用历史悠久,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为通俗的表达如“局外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和谐与社会秩序,因此“度外之人”往往带有负面色彩,反映了社会对个体归属感的重视。
这个词汇可能引发对孤独、排斥和边缘化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需要社会关怀和理解的个体。
在团队项目中,我曾经感觉自己像个度外之人,因为我的建议总是被忽视,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繁华的都市边缘,我如度外之人,静静观察,心中自有天地。”
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人群之外,背景音乐是低沉的钢琴曲,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可以很好地表达“度外之人”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cast”或“outsider”,它们在意义上与“度外之人”相似,但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度外之人”这个词汇深刻反映了社会关系中的边缘化现象,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个体,促进社会和谐与包容。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和它在社会交流中的重要性。
1.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
2.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