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08
词汇“义象”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内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义象”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或代表特定意义的事物。在某些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一个符号、图像或概念,它们代表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或价值。
由于“义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学、哲学或艺术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它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具有象征意义或深层含义的元素。
由于“义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义”(意义)和“象”(象征)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强调某个事物所代表的深层意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特定的义象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例如,在**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凰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
“义象”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深奥、神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更深层次意义和价值的探索和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义象,比如在艺术作品、文学作品或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符号和图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义象”来描述某个具有深层意义的元素:
在夜的深渊中,
星辰是希望的义象,
照亮了黑暗的每一个角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中某个元素作为义象,如一朵红色的玫瑰代表爱情。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曲子中的某个旋律作为义象,如一段悲伤的旋律代表失落。
在不同文化中,相同的义象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是和救赎的象征,而在**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吉祥的象征。
尽管“义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语言和表达中关注那些具有深层意义和象征性的元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些元素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