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36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薪,荛也。 、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收秩薪柴。 、 《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薪蒸材木。 、 《诗·小雅·无羊》-以薪以蒸。 、 《管子·轻重甲》-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 、 《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 、 《孟子》-毁伤其薪木。 、 《聊斋志异·狼三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组词】
薪火、 薪桂、 薪柴、 薪樵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宋·苏洵《六国论》-抱薪救火。
【组词】
薪采、 薪桂、 薪蒸、 薪火相传
取以为薪;打柴。
【引证】
南朝梁·肖统《陶渊明传》-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
【组词】
薪采、 薪苏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薪之槱之。” —— 指砍伐的木材作为燃料。
《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 比喻生命的延续如同薪火相传。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 —— 指作为燃料的柴火。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便知是点戏的单子,忙接了,从头至尾细看,只见上面俱是些《西厢记》、《牡丹亭》等戏名,心中暗喜,便命人点了《牡丹亭》。” —— 指生活必需品,如柴火。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 —— 指日常生活中的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