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4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42:51
斗榫合缝(dǒu sǔn hé fè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木工制作时,榫头和卯眼完全吻合,没有缝隙。这个成语比喻事物配合得非常精确,没有一点差错。
在文学作品中,斗榫合缝常用来形容人物关系、情节安排或事物之间的紧密配合。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工作或计划的完美执行。在专业领域,如建筑或机械工程,这个词汇强调精确度和工艺水平。
斗榫合缝源自古代木工工艺,榫卯结构是传统建筑和家具制作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引申为形容任何事物的完美配合。
在文化中,斗榫合缝**体现了对精细工艺和完美配合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中,也体现在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
这个词汇给人以精确、和谐和完美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或精密的机械装置,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技术的赞叹。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斗榫合缝来形容一次团队项目,我们的合作非常默契,每个环节都配合得恰到好处,最终项目取得了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斗榫合缝的诗行, 每一字句都恰如其分, 编织成一幅完美的画卷。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木匠在精心制作家具,榫头和卯眼完美契合,没有一丝缝隙。这种精确的工艺让人联想到和谐的音乐旋律,每个音符都恰到好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glove”,意思是某事物非常合适或完美契合。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完美配合的概念。
斗榫合缝这个词汇不仅体现了对精确度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和谐与完美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精确性和美感。
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榫】 框架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的接合处。
3.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4.
【缝】
缝合处。
【引证】
《礼记·檀弓》-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
【组词】
衣缝;裤缝;缝际
罅隙。
【引证】
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组词】
缝罅、 缝子、 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