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5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59:52
晌午觉: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中午的觉”,指的是在中午时分的小睡或休息。在**传统文化中,晌午觉是一种常见的休息方式,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们会在午餐后短暂休息以恢复体力。
“晌午”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指的是中午时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晌午觉”逐渐成为指代中午小睡的固定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晌午觉被视为一种养生之道,尤其是在农耕社会中,中午的短暂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应对下午的劳作。
晌午觉给人以宁静、放松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悠闲的乡村生活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在炎热的夏日,我常常会在午餐后找个凉快的地方打个晌午觉,这让我感到非常舒适和放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蝉鸣树梢头,午风轻拂过,我在晌午觉中,梦回那片绿。”
晌午觉让人联想到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光影,以及远处蝉鸣的和谐声音,这些都构成了午睡时的宁静画面。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短暂休息可能被称为“nap”或“siesta”,尤其是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午睡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惯。
晌午觉不仅是一个词汇,它还承载着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和欣赏不同文化中的生活细节,同时也能够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更加丰富和细腻。
1.
【晌】
白天。
【引证】
粱斌《红旗谱》-春兰!没晌没夜的,你干什么哩?
片刻,一会儿。泛指比较短的一段时间。
【引证】
王实甫《西厢记》-半晌恰方言。
【组词】
半晌、 一晌
2.
【午】
(象形。本义:御马索)。
同本义。
【引证】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甲骨文“午”字]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
3.
【觉】
(形声。从见,学省声。本义:醒悟,明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觉,悟也。 、 《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 、 《汉书·邓通传》-觉而之渐台。 、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 、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叔术觉焉。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
【组词】
觉来、 觉悟;如梦初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