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0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07:31
词汇“七觉分”在术语中指的是七种觉悟的要素,它们是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用来达到觉悟状态的七个方面。这七个觉悟要素包括: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在**文献和修行指导中,“七觉分”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指导修行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觉悟要素。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象征人物的精神成长或内心的转变。
“七觉分”源自梵文,是经典中的术语,随着的传播而逐渐被多种语言所接受和使用。
在文化中,“七觉分”是修行者追求精神觉醒和内心平静的重要工具。它体现了对于个人修行和内心成长的重视。
对于信仰**的人来说,“七觉分”可能带来一种宁静和希望的感觉,因为它代表了通往内心平和和觉悟的道路。
在个人生活中,了解“七觉分”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在诗歌中,可以将“七觉分”作为主题,探索每个觉悟要素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结合**音乐和禅修的图像,可以更好地理解“七觉分”带来的宁静和专注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修行概念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例如在西方哲学中的“八正道”与“七觉分”有相似之处。
“七觉分”作为修行的重要概念,不仅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启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觉悟。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修养和生活质量。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觉】
(形声。从见,学省声。本义:醒悟,明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觉,悟也。 、 《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 、 《汉书·邓通传》-觉而之渐台。 、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 、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叔术觉焉。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
【组词】
觉来、 觉悟;如梦初觉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1. 【七觉】 即七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