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3:27
词汇“寿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文雅的词汇,或者在某些特定文化或方言中使用。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寿尊”字面意思是指长寿和高贵的尊敬。其中,“寿”指的是长寿,“尊”则表示尊敬或高贵。结合起来,“寿尊”可以理解为对长寿者的尊敬,或者指代那些长寿且受人尊敬的人。
在古代文学或文言文中,“寿尊”可能用来形容那些长寿且德高望重的人。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较为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如祝寿词、悼词等。
“寿尊”的词源可能源自古代对长寿和高德的尊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传统文化或方言中仍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气和美德,因此“寿尊”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长寿者的尊重和敬仰。在特定的社会或家族活动中,如寿宴,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和尊敬。
“寿尊”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尊敬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传统、礼仪和家族的重要性。在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对长辈的敬爱和对传统价值的尊重。
(由于“寿尊”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但可以想象在家族或社区的特定活动中,如为长辈祝寿时,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祝寿诗时,可以这样写:“寿尊今日庆生辰,福如东海长流水。”
(由于“寿尊”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不太具体,但可以想象在观看传统寿宴或听到祝寿词时,可能会联想到这个词汇。)
(由于“寿尊”是一个特定于中文文化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寿尊”这个词汇体现了中文文化中对长寿和高德的尊敬,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交场合中仍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1.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2.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