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6:23
“寿头”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在方言中使用,特别是在上海话中较为常见。字面意思是指“寿星的头”,即长寿老人的头部。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一个人愚笨、呆板或者不合时宜。
在不同的语境下,“寿头”的使用有所不同:
“寿头”一词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对长寿的崇拜有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发生了变化,从对长寿的尊称变成了对愚笨的贬低。
在**文化中,长寿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和祝福。然而,“寿头”这个词汇的贬义用法反映了社会对愚笨和不灵活行为的负面评价。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轻蔑和不满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那些行动迟缓、思维不敏捷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做事总是慢半拍,可能会用“寿头”来形容他,以此表达对其行为的不满或失望。
在诗歌中,可以将“寿头”用来形容一个古老而迟缓的世界,如:
在这个寿头的世界里,
时间缓缓流淌,
每一刻都显得那么漫长。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行动迟缓;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缓慢的节奏或沉重的脚步声。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slowpoke”(英语中的慢吞吞的人)可以与之相比较。
“寿头”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带有贬义,但它也反映了社会对智慧和灵活性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1.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